近日,山東經貿職業學院“聆聽沂蒙故事 傳承沂蒙精神”暑期“三下鄉”紅色研學社會實踐團隊赴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野店鎮開展暑期紅色研學社會實踐活動。
第一站-----朱彥夫事跡展覽館 在展覽館解說員的引導下,老師和同學們懷著崇敬的心情參觀了展館。館內收藏的95式軍用步槍、朱彥夫手稿、朱彥夫曾穿戴過的假肢、中央領導寫給他的書信等,講述著一段段生動的紅色故事,讓紅色研學實踐團隊的師生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新中國成立的背景和深遠影響,了解了像朱彥夫一樣的老一輩革命黨員的先鋒精神。

戰場上,他扛起槍桿子與敵人英勇作戰;在家鄉,他抱起鋤桿子,帶領群眾向貧窮宣戰;退休后,他夾起筆桿子向人生極限挑戰,用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寫就了極限人生。 槍桿子、鋤桿子、筆桿子,每一段人生他都書寫得如此精彩。

第二站------“沂蒙六姐妹”事跡陳列室 “沂蒙六姐妹”事跡陳列室位于蒙陰縣野店鎮煙莊村,展示了以”沂蒙六姐妹”為代表的沂蒙婦女在革命戰爭年代擁軍支前、無私奉獻的革命歷史。2011年5月23日,“沂蒙六姐妹”紀念館在六姐妹的家鄉落成并對外開放,成為人們銘記革命歷史、緬懷革命先輩、培養愛國主義感情的又一重要陣地。

沂蒙六姐妹帶領全村人民為支援革命前線而忘我拼搏的感人事跡,展現了革命戰爭年代的老區人民為中國革命勝利所作出的巨大犧牲。正是因為有這樣一群淳樸善良堅強的沂蒙女性踴躍支前、無私奉獻,才使前方戰士有了必備的干糧和抗戰用品,取得了孟良崮戰役和中國解放戰爭的最后勝利。她們用自己獨特的方式為抗戰作貢獻,用堅強譜寫了“滿門忠烈”的悲壯史詩。紅色文化所承載的紅色精神也必將繼續激勵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為理想和信仰拼搏奮斗,為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

第三站------張玉梅故居 “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成員們參觀了“沂蒙六姐妹”之一張玉梅生前居住的地方。革命戰爭年代,張玉梅等“沂蒙六姐妹”在黨的領導下,組織婦女湊軍糧馬草、做軍鞋、送彈藥,踴躍支前,為革命勝利作出了突出貢獻。在村干部和民兵都上了前線的情況下,她們挑起了支前重擔,發動全村男女老幼,為部隊納軍鞋、送糧草、護理傷病員,為戰役的勝利貢獻自己的力量。當實踐團成員們走進故居“堂屋” “鍋屋”,看到一件件農具和生活用品時,真切地感受到在當時的艱苦條件下,沂蒙地區人民用智慧和雙手創造我們今天幸福生活的不易。

本次紅色研學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實地考察、參觀紅色革命展列館、紀念館、故居,讓紅色研學社會實踐團隊成員了解了沂蒙紅色歷史、紅色文化及紅色精神,激發了團隊成員的愛國熱情和責任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