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1日,現代職業教育科教融匯共同體人文科技素養發展聯盟成立大會暨全國高職院校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 融匯發展”研討會在濟寧職業技術學院召開。
科技日報社副總編閆耀民,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李興洲,濟寧市政協副主席展鑫,科技日報社事業發展部主任劉玉宏,有色金屬工業人才中心黨委副書記、副主任宋凱,山東省教育廳職業教育處副處長陳志浩,現代職業教育科教融匯共同體理事長、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吳訪升,山東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會長石忠,學院黨委書記高廣立,黨委副書記、院長李中國,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人社局負責同志等領導和專家出席會議。
河北科技工程職業技術大學、天津交通職業學院、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浙江警官職業學院、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濟南職業學院、湖北職業技術學院、長沙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新疆應用職業技術學院、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百通科信機械設備有限公司、山推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曲阜尼山文化旅游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江蘇小云網絡傳媒有限公司等來自全國15個省市區的職業院校、行業企業、科研機構等300余人參加。
高廣立致歡迎辭。他表示,黨的二十大提出了“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學院扎實推進產教融合提質升級、科教融匯創新發展,提出“創一流、創雙高、創本科”的“三創”工作目標,深化科研體系建設,推動科研工作“體系化”管理,“精準化”服務,“超前化”培育,構建科技創新有效機制。下一步,學院將在教育部職成司、科技日報社、省教育廳和現代職業教育科教融匯共同體的領導和業務指導下,積極發揮人文科技素養發展聯盟的紐帶作用,攜手科教同行,堅守為黨育人初心,扛牢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圍繞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夯實職業教育基礎,以高質量人文素養教育踐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創”方略,以高水平科技素養培育造就更多拔尖創新人才,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貢獻教育能量、科技智慧和人才力量。
展鑫指出,依托科教融匯共同體,成立人文科技素養發展聯盟,聚焦培養模式創新、人文素養培育、科技素養提升,搭建產教融合、產學合作新機制、新平臺,探索科教融匯新模式、新經驗,共話教育科技人才新發展,共謀協同創新融合發展新未來,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和強國戰略貢獻職教智慧和區域方案。人才引領、科創未來,真誠邀請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多來濟寧考察指導,為濟寧發展建言獻策,帶動更多人才團隊、創新資源和科技項目集聚濟寧、賦能濟寧。
陳志浩在致辭中強調,科教融匯對于職業教育是新命題、新使命、新任務,旨在做到科技資源與教育資源相互融合匯聚、科技要素與教育要素相互融合聚集。這是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交匯點,也是開辟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新領域新賽道的重要突破口。成立現代職業教育科教融匯共同體人文科技素養發展聯盟,是與職業教育深化改革的同頻共振,是探索科教融匯的有效途徑,是促進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協同創新、更好地服務中國式現代化的需要。希望人文科技素養發展聯盟推進科技要素、創新要素、人才要素與職業教育的深度融合,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作出應有的貢獻。
宋凱向人文科技素養發展聯盟的成立表示熱烈的祝賀。他表示,圍繞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面對職業教育的深刻變革和科技領域的快速發展,共同探討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科教融匯的發展路徑,交流展示深化職教改革、推進產教融合、強化科技創新等方面的經驗成果,是落實二十大精神,推進教育、科技、人才融合發展的有力舉措。有色金屬工業人才中心將積極發揮行業產科教資源整合優勢,探索國際產教融合高質量發展路徑,搭建國際合作科技創新平臺,豐富產教融合、科教融匯、教隨產出、產教同行高質量發展內涵,不斷開拓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 融匯發展”的新領域、新格局,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和教育強國建設不斷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閆耀民指出,成立現代職業教育科教融匯共同體人文科技素養發展聯盟,是推動科教融匯走深走實的一項重要舉措,是搭建科技鏈、教育鏈與人才鏈、創新鏈有機銜接的新載體,旨在引領職業教育領域人文科技素養培育工作,不斷探索創新型、發展型、復合型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和路徑,加快培養人文素質高、科技素養強、創新意識優的大國工匠、能工巧匠。同時,人文科技素養發展聯盟在推進科技教育人才與產業優質資源的集聚方面能夠發揮積極作用,引導各方聚焦科教融匯,提升人才培養與產業發展的匹配度,助力產業轉型升級,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會上,閆耀民、展鑫、劉玉宏、吳訪升、石忠、高廣立共同為現代職業教育科教融匯共同體人文科技素養發展聯盟揭牌。
吳訪升向李中國頒發人文科技素養發展聯盟主任委員聘書。李中國向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副校長陶大偉,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原副院長、現代職業教育科教融匯共同體理事長助理趙玲珍,金華職業技術學院研究員趙俞凌,濟南職業學院科技處處長車君華,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科技處處長葉蓉,頒發人文科技素養發展聯盟副主任委員聘書。
隨后,李中國分別與濟寧能源發展集團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王崇景,山東融發數字運營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晴晴簽署校企合作協議。
會議開展了兩場主旨報告。
李興洲作了題為《國際職業教育改革進展及其啟示》的主旨報告,圍繞國際職業教育發展總體趨勢、德國職業教育一體化發展新理念、美國面向學生未來的“生涯與技術教育”、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趨勢、我國職業教育改革的宏觀背景與國家意志、職業教育改革的現實困境與環境制約、職業教育改革的政策因應與實踐創新七個方面深入分析了國際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規律,提出了職業教育在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術技能的同時,一定要重視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促進職業教育從“以就業為向導”向“以生涯發展為導向”轉變。
李中國在《科教融匯的內涵探析與實踐路徑》主旨報告中對科教融匯基本范疇、職業教育為何要科教融匯、職業教育科教融匯的內容、職業教育科教應如何融匯等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討,深刻闡釋了科教融匯是什么、為何融匯、融匯什么、如何融匯,深層次探究了職業教育推進科教融匯的內涵,邊界和實踐路徑。
此外,會議舉辦了全國高職院校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 融匯發展”研討會。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教育學博士陶大偉,金華職業技術學院、浙江省現代職業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員趙俞凌,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王超,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級編輯、副編審雷芳,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侯延升分別以 《立足“四個聚焦”,以科教融匯賦能常信科技服務新范式》《依托市域產教聯合體,打造區域高職教師發展基地的探討》《以黨建為統領,以教育評價改革為抓手,深入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新時代高質量教材建設的探索與實踐》《職教科研背景下柔性玻璃開發》為主題進行了分享,與會專家、學者交流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和心得體會。
會議期間,參會領導、專家、學者共同參觀考察了學院實訓中心,觀看了“華夏正音?金聲玉振”雅樂表演。
大會以“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服務中國式現代化”為主題,共同研討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 融匯發展”的新模式新路徑,以新型范式促進育才匯智,以產教融合促進科技創新,以科教融匯提升人文科技素養,展現了特色鮮明,成效顯著,業績突顯的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 融匯發展”嶄新發展局面。大會由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科技日報社和山東省教育廳指導,現代職業教育科教融匯共同體、山東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主辦,濟寧職業技術學院、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承辦,曲阜尼山文化旅游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無錫拈花灣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協辦。
現代職業教育科教融匯共同體人文科技素養發展聯盟的成立是學院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加快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重點任務的積極探索,是學院立足“三服務”、統籌“三協同”、推進“三融合”的具體實踐,必將有力推動學院科研項目、科研平臺、科研團隊和技術服務迭代升級,聚力攻堅“三創”工作總目標,開創學院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