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師!
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
提升教師的職業幸福感,
為教師辦實事辦好事,
山東各地一直在行動!
在第39個教師節前夕,
隨小編一起看各地“尊師惠師”的好政策、好舉措——
濟南市
市委、市政府出臺《濟南市關愛激勵中小學(幼兒園)教師若干措施》,從建立教師表彰獎勵制度、建立教師榮譽制度、搭建教師成長平臺、完善教師待遇保障、加強教師關心關愛等5個方面制定12項“尊師惠師”改革舉措。
如,每5年評選教育系統先進集體100個、先進個人200個;每5年評審選拔“泉城名師”10名、“泉城名校長”5名,“杰出教師”50名、“杰出教育工作者”20名,“領航教師”150名、“領航教育工作者”50名,對上述先進個人共給予1020萬元的獎勵。
如,健全教師工資福利待遇保障長效機制,鞏固落實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成果。按相關政策要求,做好教師療休養工作。鼓勵現有托管機構優先向有需求的教師傾斜,倡導有條件的學校開設教師子女(嬰幼兒)托管、托育照護點,解決教師后顧之憂。關愛教師身心健康,建立學校與醫院交流合作機制,定期為教師提供專業健康指導服務。深化教師減負工作,嚴格執行社會事務進校園活動清單式管理和審批報備制度,清理不必要的督導檢查評比項目,切實減少對中小學校和教師不必要的干擾,把寧靜還給學校,把時間還給教師。
煙臺市
2023年9月,煙臺市制定出臺《“幸福教師”建設工程實施意見》,首次系統性提出打造“幸福教師”的“五大行動”的20條關心關愛教師政策。
“五大行動”主要包括:一是教師健康關愛行動:關愛教師身體健康、調適教師心理壓力、豐富教師藝體活動、改善教師工作條件。二是教師成長引領行動:暢通教師專業發展通道、健全教師培養培訓、實施教師閱讀工程、加大教師發展經費投入。三是教師激勵保障行動:切實保障教師待遇、推進職稱陽光評聘、健全優師惠師政策、完善教師榮譽體系。四是重點群體教師暖心行動:切實關心青年教師群體、切實關心老教師群體、加強困難教師幫扶力度、加大班主任教師關愛力度。五是教師權益保障行動:維護教師合法權益、強化民主管理機制、切實減輕教師負擔、暢通教師訴求渠道。
“幸福教師”20條以解決教師最為關切的問題為出發點和著力點,切實改善教師的工作和生活條件,調動廣大教師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進一步濃厚尊師重教的良好社會氛圍,讓廣大教師在崗位上有幸福感、事業上有成就感、社會上有榮譽感,努力打造一支更加健康、樂業、美麗、幸福的煙臺教師隊伍,為煙臺教育高質量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濰坊市
一是大力倡樹立德樹人典型。2023年,濰坊市市通報表揚“敢為善為”十佳書記校長及提名人選20名、“濰坊最美教師”20名、濰坊市教書育人楷模40名、濰坊市“青年教改先鋒”100名、濰坊市“鄉村優秀青年教師”100名,第二十一屆濰坊市優秀教學成果399項,其中設立市優秀教學成果特等獎7項。
二是全面實施教師關愛十大行動計劃。從個人生活、身心健康、青年教師成長、鄉村教師關愛、教師激勵、教師減負、教師權益保障等十個方面關心關愛教師,增強教師職業獲得感、幸福感。
三是深入開展為教師辦實事活動。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市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要求,解教師所思所盼,傾聽教師意見建議。各縣市區、學校在征集教師意見的基礎上列出實事清單,幫助教師解決實際困難,積極回應教師期待。
威海市
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實施意見》,選樹一批教書育人楷模、最美教師、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開展威海市師德建設先進集體和師德標兵、德育先進集體和個人評選活動。積極展示教師風貌,利用網絡、廣播電臺、報刊等媒介,善用微博、微信、微視頻、微電影等新形式,大力宣傳新時代教師風貌。大力推行優師政策,鼓勵圖書館、博物館、科技館、體育場館以及歷史文化古跡等對教師實行優待。推行免費公交、免費游覽景區、免費午餐、免費體檢等教師優先優待政策,號召有社會責任感、尊師重教的優秀企業為廣大教師提供更多福利。
日照市
打好減負降壓組合拳,讓教師卸擔子、減束縛。大幅壓減入校事務。推出18條、22項“減負清單”為教師“松綁”。積極探索彈性工作模式。推行“雙減假”,讓參與課后服務的教師每兩周有五天時間提前一小時下班,每周休半天“雙減假”。對產假返崗、子女入托教師實行彈性考勤。注重教師身心健康。實施優秀教師外出療養制度,先后安排320名優秀教師外出療養。
打好正向激勵組合拳,讓教師有地位、得實惠。建立政治激勵機制。實施校長年輕化和優秀年輕教師培養計劃。落實課后服務教師補貼,提高發放標準,提高班主任津貼,每年拿出100萬元獎勵優秀教師,每2年拿出90萬元獎勵農村優秀教師。出臺《日照市高層次教育教學人才補貼發放辦法》,對高層次人才給予每月2000元至5000元不等的生活補貼,為國家級教學名師一次性發放50萬元補貼。
聊城市
一是堅持“三優先”,確保教師待遇落實。教育投入優先,將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教育投入重點予以優先保障,努力營造尊師重教的氛圍;政策落地優先,強化政府責任,調整優化支出結構,優先落實教師工作待遇;工資發放優先,優先保障教師工資發放。
二是完善政策保障,激發教師人才活力。指導各縣(市、區)、各級各類學??茖W制定競聘方案和績效考核方案,搞活內部用人機制,真正建立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競爭性用人機制,激發中小學人才活力。
三是優化環境保障,形成尊師重教良好氛圍。積極推進鄉村教師周轉宿舍建設工作,持續改善教師工作生活環境,全市共建成鄉村教師周轉宿舍3918套、“四小”教師用房807套、公租用房2679套,為全市1.5萬名鄉村教師解決了生活問題。